第140章 牛辅的算盘(1/2)
“李傕、郭汜想让本将军放弃函谷关北上?”牛辅问道。
“正是。”
“哼,那本将军若到了河东,两军合兵一处,又该由谁统帅?”牛辅轻哼着,又问道。
“自是商议而决。”李儒答道,言语间没有丝毫纰漏。
牛辅脸色有些难看。
他可不会全信李儒的话。说是这样说,可河东毕竟是李傕、郭汜的地盘,只要他率军入了河东,必定会受制于人。
董公在时,他们尚且还能和善相处,如今董公死了,西凉军各部将领早已是面和心不和。
不过话说到这种地步,他若再无故推辞,难免让手底人心生异议。
牛辅感到进退两难。
就在这时,樊稠终是站了出来帮衬了他一把,
“今贼子李肃,率朝廷兵马攻来,若此时将军率军北上离去,恐有惧敌之嫌,于军心士气无益,还望将军深思。”
樊稠此话是对牛辅说的,摆出一副以下谏上的态度,实则却是说给在场众人听得。
闻言,牛辅两眸一亮,当即对他说道,
“依樊校尉之意,本将军应该如何?”
樊稠瞟了李儒一眼,随即拱手说道,
“我军粮草尚能据守函谷关三月,只待入冬,天气恶劣,朝廷兵马必无功而返,那时,我军之危自然就解除了。”
“司隶校尉大人和镇北将军,既然有心攻伐长安,为董公报仇,其意与我等不谋而合,那么又何必要合兵一处,多此一举呢。”
“待明年开春,两路进兵,致使朝廷兵马首尾不能兼顾,岂不更好。”
“至于粮草一事,以几位将军的情义,将军完全可以派人北上运送粮草回来,依李将军和郭将军的忠义之心,相信不会计较这些小事。”
话毕,众人皆有所思虑,一时间并没有人开口。
半响,牛辅忽的两手一拍,大声说道,
“好!”
“好!樊校尉此言真不错!”
说着,牛辅转头看向李儒,
“文优,本将军确实有北上的心思,然本将军这一退倒是简单,但若是因此折损了我西凉军的威名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”
“既然是要攻打长安,本将军从此地出兵,和北上一同出兵,亦无两样,文优觉得是不是?”
事已至此,李儒怎么可能看不出来,他们两人是在这唱红白脸,牛辅摆明了不想北上,但又贪图李傕手里的粮草。
李儒也早已心里有准备,知道此行不会太顺利,便也没继续反驳,而是说道,
“将军所言并非没有道理,不过儒只是一使者,此事事关重大,儒不能擅自做主,且待儒往北去信一封,询问两位将军的意见如何?”
闻言,牛辅立马说道,
“应该的。”
接着又吩咐左右道,
“来人啊,送使者下去休息。”
两位近侍上前,李儒皱了皱眉,这般急促的赶人,显然不合礼法。
在场众将脸上亦生出异色。
牛辅轻笑一声,解释道,
“李肃大军已至城下,本将军该与众位将领商议对策了,还望文优多加担待。”
算是给了李儒一番薄面。
李儒拱了拱手,
“那在下就告辞了。”
两位近侍护着李儒出了房间,牛辅脸上的表情立马一换,严肃的扫了一眼众位将军,厉声说道,
“李儒此人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