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章 贾诩、郭嘉纷纷献策(2/3)
“依下官了解,下面那些村子里面,普遍是丁多地少,百姓堪堪饱腹的现状,若不是将军免除赋税,则月有十日,百姓只食一餐。”
“百姓若知能够参军,吃官粮,必家家户户出丁。”
“即使将军征兵两万,亦有余之。”
谢顶一番话,瞬间就体现了他的价值。
连贾诩和郭嘉都不由得将目光看向他。
非是奇才,亦可称之一句能臣。
“好,那此事就这样定了,暂且征兵一万。”
“诺!”众皆应之。
此事定下之后,贾诩出声提议道,
“主公可给麾下兵马定一名号,以提高士兵的认可和归属程度。”
“属下建议,就叫‘丹阳军’。”
闻言,袁凡眼睛一亮,随即又想到了更多措施。
“文和之言,甚好。”
“不仅如此,还需在城中建一庙堂,凡于战场上阵亡的将士,皆可列碑其中,供百姓敬仰。”
“另外,阵亡将士,当以十倍俸禄犒赏其家人。”
“衙门内特设一兵属,任何涉及非战时士兵的事宜,皆由兵属处理,其他人等皆不可再过问和插手,兵属主事就暂由谢顶担任。”
对士兵战前及战后的待遇安排,关乎到军队战力问题,袁凡才会单独将其从日常行政中摘出来。
兵属的建立,也反应了袁凡的意志,战端将起。
贾诩、郭嘉、逢纪皆明白过来,目光中透出敏锐。
此事无一人反对。
“属下,定不负主公期待。”谢顶当即下跪道,激动和喜悦溢于言表。
“起来吧。”
袁凡淡淡点头。
各尽其用,有才能的人,即使不是青史留名之辈,皆可为他所用。
谢顶既然对丹阳郡内百姓之事这般熟悉,当下也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兵属主事一职了,说到底,兵属就是一个后勤部门,负责的多是和百姓面对面打交道的事。
“诸位,对于征兵一事,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。”袁凡继续问道。
郭嘉缓缓起身。
他一起身,瞬间引起了贾诩和逢纪的注意。
同为谋臣,自有窥探究竟的好奇,更何况,郭嘉还是一个他们从未谋面的人。
他们也想看看,这突然出现在主公身边的年轻公子有何才华。
“扬州之地,自古民风彪悍,尤以丹阳为最,也因此,境内贼众颇多,其贼号为山越。”
“主公不妨待新兵稍加训练后,派遣他们前去 消灭丹阳境内的山越。”
“如此,既可安民,又可在短时间内让这些新征的兵马训练成一支精兵。”
扬州多山越,这事袁凡是有听闻的。
可是自他领了丹阳太守后,从未有听闻过山贼肆虐丹阳百姓的消息。
他不由得看向谢顶,
“山越一事,你知否?”
“下官略知一二。”谢顶说道。
“丹阳境内确实有不少山贼,多以一二百人聚于深山中,约莫有十来处。”
“因为前任太守张驯大人,治理有方,山贼不敢下山袭民,郡内郡兵有限,张驯大人无力进山征讨他们,便任由他们自生自灭。”
“久而久之,这些山贼就衍生成一个又一个的村落,不过他们还是会时常劫掠过往的车队,且根本不遵朝廷诏令。”
话已至此,袁凡明白了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