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穿越袁家嫡子,截胡袁绍

第74章 我曹操岂是欺世盗名之人(2/3)

盟军两大派系泾渭分明。

以袁绍为首的冀州军,其盟友有袁遗、韩馥、王匡、曹操和张邈。

以袁术为首的荆州军,其盟友有张扬、孔伷,张超。

孙坚此时尚未归附袁术,只算得上为地方一豪强。

陶谦、公孙瓒,以及皇叔刘岱均是明哲保身,不参与争辩,他们深知,盟主一位与他们无缘,若插手两袁之争,恐反遭其害。

由于曹操和张邈并没有表态,两方吵得旗鼓相当,袁绍还隐隐落入下风。

袁术为中军校尉,又封后将军,比之袁绍一区区北中军候,渤海太守要高的多。

这时候身份之差更突显出来了。

袁绍永远不会知道,因为袁凡的插手,他错过了多少声誉。若不是他身处北方,占了地利,又出身袁家,袁遗、韩馥他都拉拢不到。

不过他的能力确实要高出袁术一截。

仅仅因为率先起兵反董一事,就为他积累了不少名声,不然,袁术若聪慧几分,盟主一位毫无疑问会归属他袁术。

当然,这是在袁凡不参与的前提下。

见众人争论陷入了僵局,曹操终是开口道,

“诸位,且听某一言。”

曹操一开口瞬间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。在他们的印象里,曹操一直是跟在袁绍后头,俨然如小弟。

众人私以为曹操要帮袁绍说话时,却听其言道,

“盟主一事,陛下诏令中已有言明,诸位何故在此争论。”

此言一出,帐内瞬间安静下来,满座皆惊。

良久,陶谦问道,

“孟德此言何意?”

“此事乃操之过,操本想在各路诸侯会盟之际,再宣布此事,哪料到诸位却因为此事吵了起来,反倒伤了和气。”

“操给诸位赔罪了。”

说着,曹操拿出袁凡给他的那封诏书。

“诸位一看便知。”

陶谦连忙接过诏书,展开一览,当着众人面诵道,

“董卓篡乱,朝纲崩坏,朕虽年幼,尚知董贼乃窃天之贼,朕有意除贼,然被董卓困于方寸之间,言语不可出于室......”

“朕听闻镇南将军袁凡,乃忠汉之臣,先帝在时,每与朕言及卿,皆夸赞不绝,故朕将此诏托付于卿,卿可代领大将军一职,举汉家之兵,以伐董贼。”

“朕候将军于洛阳。”

陶谦语气渐缓,言语当中透出惊讶,又看了诏书一眼,堪堪而道,

“永初元年(189)十月......大汉皇帝刘协诏曰。”

话落,寂静,死一般的寂静。

突然,袁绍速而起身,怒道,

“曹孟德,你矫诏而起义兵,我等尚且看在你为国为君的份上,不与你计较。”

“今日你竟敢再而行之,假传诏书,欲夺盟军权柄,其心可诛。”

“在座谁不知袁子安是你女婿,此诏看似为袁凡争权,实则是你曹孟德贪图权势吧。”

袁绍破口大骂,明眼人都看出来,袁绍是要和曹操撕破脸了。

曹操脸色冷厉道,

“袁本初,我视你为亲友,没想到你竟然如此看我曹操。”

“也罢,道不同不相与谋。”

曹操叹了口气,俨然一副伤心的模样,他微微闭上眼,吐出一句,

“陶使君身为先帝肱股之臣,麻烦陶使君鉴定一下,这封诏书到底是不是真的。”

<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