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血皇朝之天启大明

第85章 传播普学(1/2)

一番山呼万岁之后,这经筵便继续向下进行,刘一燝早就将朱由校的手稿背的滚瓜烂熟,在文华殿上讲的是口若悬河,滔滔不绝!

一时间原本打算借着经筵的机会,好好教训一下朱由校的文臣,几乎完全沉浸在刘一燝近乎全新的学说之中!

这倒不是说这些人都认同刘一燝对《论语》的全新注解,可即便要推翻刘一燝的新注解,也要将这些注解记住并理解,然后再引经据典一一击破才行!

这场经筵一讲便是两个多时辰,直讲到刘一燝口干舌燥,众臣也站的腰酸背疼才算结束!

朱由校对刘一燝的表现自然是满意的,在他讲完之后问道:“刘阁老这番新论可谓振聋发聩,却不知道这新注解成书了没有?”

刘一燝老脸微微一红,躬身道:“启奏陛下,老臣已经著《论语新编》一书!”

朱由校点点头道:“那就好,请刘阁老将此书送到宫中,由宫里刊印并发行天下,若是天下读书人都认同刘阁老这部书,那以后科举关于论语的部分,就以刘阁老的《论语新编》为准吧!”

刘一燝难掩脸上的激动之色,跪地叩头道:“老臣谢恩!”

随着天启皇帝登基以后第一次经筵的结束,一部由当朝次辅刘一燝编撰的《论语新编》也快速在京中流传!

人们除了对《论语新编》中近乎全新的论述感兴趣之外,还对这部书的署名“敬天”议论了很久!

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刘一燝从来没用过敬天这个名号,所以众人都弄不清楚,为什么刘一燝会用这两个字做自己的号,不过借着《论语新编》广为流传的东风,刘一燝敬天先生的称号也随之远播了!

虽然很多人认为刘一燝之所以用“敬天”为作为自己的号,是因为他已经感悟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,因此不必再敬其他,只敬天地天地即可!

但刘一燝心里却是清楚,他之所以用这么一个号,是想借此表达对朱由校的崇敬之情,因为他的一切都出自朱由校之手,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是刘一燝加以修正的,但大功劳他还是不敢全部揽在自己的身上!

在《论语新编》不断传扬的同时,一种新的学术思想也开始传播开来,这种学术思想,既不同于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,也有别于心学的知行合一,而是讲求复古礼,求新知!

所谓的复古就是摒弃宋朝以来的文弱之风,认为儒生不应该只读死书,也不应该禁锢于四书五经之中,而是应该胸怀天下事,仗剑行千里。

求新知则是不能因循守旧,要将古人弄不明白或者传承不清楚的事情弄明白,更要对天地万物本着求真之心,去探究其根本,也就是眼观苍变幻,穷究万物根底!

与此同时这种被称为普学的学说,还有一种近乎激进的思想,那就是天下至理尽在儒释道,天下万民应尽学儒释道,大明为儒释道之根本所在,有义务让那些没机会学习中华文化之夷狄,尽学我中华文化!

当然在这番论调一出之后,也有人反对,这些人反对的理由很简单,那就是夷狄距中华之远常有千里万里,不知我中华文化之妙,如何让其习之?

很快普学中人便有人提出,夷狄虽远,然彼不就我,我便应就彼,昔年唐三藏万里求经,使佛家盛于中土,今日我欲传文化于万邦,又何惧路远?

接下来又有人提出,纵然我辈不惧路远,奈何夷狄匈蛮,不服我文化之教化,又如之奈何?

同时有人举出例子,北元与东虏距我中华不远,北元又曾统御中土百年,东虏更是我大明之奴婢,然其凶性不可教化,我又如之奈何?

对于这样摆在眼前的事情,普学中人倒是有些无法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